关注民生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履职重要内容 |
作者:hncsmg 发布时间:2010/10/20 |
◆ 冯筱白 基层支部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最基本的组织架构和工作基础,其职责是在中共地方党委和民主党派上级市委会的领导下,积极引导成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作贡献。 一、把握民生、共创和谐。民生是创造和谐社会的最本质要求,因此对民生的理解要能够准确把握。笔者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而当前的重点就是教育、就业、薪酬、住房、医疗等具体事情。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基本职能具有表达广大群众诉求的民生属性,因此与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宗旨是相一致的,贴近民生、贴近群众是当代民生的主线,也是民主党派履职的原动力和立足点,民主党派基层支部在活动中要赋予每个成员多重责任,把成员责任进行多元化定义,以提升履职能力。 二、植根基层,责任所在。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就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报告、提案、建议或其它形式,向执政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目的是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促进问题解决。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中的成员工作在基层,生活在社区,和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客观上能够肩负反映和代表各自联系的群众具体利益的责任。笔者认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就是畅通的渠道之一。 首先,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党员来自基层、熟悉基层,能够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关系利益问题在决策之前与中共党委、政府协商,可以尽量避免和减少失误、推动决策的科学化,保证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其次,能够帮助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基层组织成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的利益调整,及时帮助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贡献;第三有利于扩大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民主党派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是关心政治的敏感群体,对参政议政有热情、有愿望,基层组织如果能够引导党员为本地区、本单位的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提出符合实际又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全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就会产生良好影响,引起各方关注。 三、关注民生、科学实践。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各群体和各领域的利益诉求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信息流,而民主党派成员一头联系政府、一头联系人民群众,这种联系可以使各种信息得到充分交流,而交流的过程又是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过程,是反映社情民意的过程,是关注民生的过程,我们把这种实践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调查研究、献计献策,二是通过社会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在调研中为破解难题献计献策。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生活中,当前要集中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并且利用学习机会宣传本地区经济和事业的发展形势,同时也要把中共党委、政府的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要求告诉大家,并征求对突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好选题。二是要关注民心,其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如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让人民群众也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民主监督中为民谋利。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其实质也是一种政治监督。如农工党扬州市邗江区支部中有部分党员担任了人民监督员、行风监督员,在参加案件监督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评议会、明察暗访等活动中,他们既为检察监察、行风建设把好关,又协助党政部门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敢于、善于反映不同意见、有效地体现了团结、民主的主题。 在社会服务中提升民生观。民主党派虽然在社会事务的实践中献策不决策、建言不立法、参政不行政,但在解决有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上同样负有神圣职责,为此我们要带着感情当好配角,“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出主意想办法就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做好事、做实事就是要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我们要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工作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组织开展医疗咨询,环保宣传等活动,同时还要开展捐资助学、帮困济贫等活动。 |
上一页:机关同志瞻仰杨开慧故居 下一页:岳麓区总支委员陪伴老同志过重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