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烈士纪念日湘籍抗战老兵集体安葬仪式在唐人万寿园举行 |
作者:田灿 发布时间:2017/9/30 21:11:57 |
省政协原副主席刘晓在讲话中表示,抗战老兵们是中国抗战的见证者,是爱国主义真实、生动、鲜明的教材;在抗战老兵身上所展现出的坚韧的毅力、不屈的意志和强烈的爱国之心,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源泉;老兵“归队”的速度让人揪心,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有跟时间赛跑的意识,带动更多人关爱老兵,同时进一步激发大众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
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长沙市委主委朱建军在致辞中说,4年间,“关爱抗战老兵”项目通过生活补助、免费养老、免费安葬等形式,陆续为300余名长沙地区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提供关爱服务,该项目也已经成为民革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优秀品牌,在全国同类项目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抗战纪念陵园里,不但汇集了老兵们的英勇抗战故事和大无畏的抗战精神,更寄托了后人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与怀念;希望大家把历史铭刻在心中,将抗战精神传承下去,以无畏的勇气、踏实的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湖南唐人万寿园有限责任公司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张渊、公益组织代表老兵之家执委佘树忠、抗战老兵家属代表吴淞之子吴晋分别致辞。
10点30分,致辞结束后,在庄严肃穆的乐声中,前来参加活动的人们纷纷肃立,唐人礼仪队的队员们身着礼服,怀抱鲜花,迈着整齐的步伐,以精心设计的队列送别10位抗战老兵及4名抗战老兵的伴侣。在场嘉宾向逝去的抗战老兵们献花祭拜,不少孩子跟随着父母前来,向抗战英雄致敬。
据悉,“唐人万寿园·抗战主题园”是由民革长沙市委与湖南唐人万寿园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全国第一家以抗战为主题的陵园,建成于2014年。不仅对湖南全省,甚至对全国而言,都有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陵园第一期工程占地2000余平方米,由“英雄不朽碑”“胜利广场”“抗战英雄陵园”等部分组成。“抗战英雄陵园”免费为湘籍抗战英雄们提供身后的墓园,被社会各界人士称为“抗战老兵最后的军营”。在这里,每年清明和国庆前后都会举行大型的公祭和安葬仪式。2015年、2016年、2017年,这里分别举行了5场抗战老兵的集体安葬仪式,已有70位抗战老兵及伴侣长眠于此。
相关链接: “归队”老兵的故事——吴淞
抗战老兵吴淞,出生于1922年,是湖南长沙人。当日本侵略者犯我中华时,不满16岁的吴淞毅然投笔从戎,报效国家,在抗战名将孙立人将军麾下的“税警总团”成为一名抗战军人,由于在部队表现突出,仅一年时间,吴淞就从士兵升为了少尉军官。之后,吴淞进入黄埔军校7分校学习,结业后被派遣到第九战区兵站总监部参谋处任中尉联络参谋。1943年11月,吴淞参加了惨烈的“常德会战”,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师九团三营的官兵几乎全部战死,吴淞是仅存的三名手足完好的战士之一。“常德会战”对吴淞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抗战胜利后,吴淞辗转回到老家长沙与父母团聚,但他始终无法忘记当年惨死在战场的战友。1998年,吴淞在九华山正式剃度出家为僧,2005年,82岁的吴淞主动请求到常德德山乾明寺修行,为当年在抗战中牺牲的战友超度守灵。
2017年润六月初十,吴淞在长沙离世,享年95岁。遵从他的遗愿,今天,老人安葬在了唐人万寿园·抗战主题园,与他的抗战队友们相伴。
|
上一页:共度重阳佳节,共话抗日往事——记民革雨花区二支部重阳佳节探望老兵活动 下一页:刘晓一行赴长沙安华山庄慰问抗战老兵 |